广告:热烈庆祝【深圳声仪科技有限公司电声测试仪器部】成为全球资源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

声仪科技|Model–8116音频扫频仪价格|Model–8116音频扫频仪厂家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台湾阳光
单价: 1.00元/套
起订: 1 套
供货总量: 1 套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广东 深圳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8-05-02 22:05
购买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声仪科技|Model–8116音频扫频仪价格|Model–8116音频扫频仪厂家 | 深圳声仪科技有限公司

 Model–8116音频扫频仪批发|Model–8116音频扫频仪价

功能介紹:

(A)  Model-8116 的基本功能:

與陽光公司所產製的 Model-7116C Audio Sweeper 雷同,可自動掃描(Auto Sweep),掃描範圍(Sweep Range)、掃描速度(Sweep Time) 均為可調。

(B)  Model-8116 的特殊功能:

(1) 可選擇 單向掃描  雙向掃描

(2) 可選擇 自動掃描(Auto Sweep)”  觸發掃描(Trig. Sweep)”

(3) 能凸顯喇叭的異常音(Spurious Noise),這是陽光公司所獨創的特殊功能!(請參考 (C)項之說明)

(4) 可測試喇叭的平均靈敏度(採用某頻率區段的平均方式,不採用只測單點頻率的方式),自動判定合格與否。

(5) 可測試喇叭的 Fo 值,自動判定合格與否。

(6) 可測試喇叭極性(Polarity),可設定 正極性為合格  ()極性為合格,並自動判定合格與否。

(7) 測試速度快:平均靈敏度、Fo、喇叭極性 三項測完約 1 ~ 2 秒 完成。

(8) 測試總結 (平均靈敏度、Fo、喇叭極性) 會顯示在面板的 LCD 顯示窗中。

(C) ☆☆☆ 傳統的喇叭異常音 (Spurious Noise) 測試,都是藉由操作人員將喇叭靠近自己的耳朵,在大音量下,來聽喇叭有無發出異常音,這對操作人員的耳朵(聽力)而言,會造成極大的傷害,這是嚴重的職業傷害! 由於人員訓練(聽異常音)不容易,且,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需換人,造成人力資源的極度浪費!

Model-8116 採用量測麥克風 (Model-8110  Measuring Microphone) 來拾取喇叭所發出的大音壓,取代必需用人耳直接聽取大音壓的方式。 當喇叭有發出異常音時,Model-8116 會自動將喇叭所發出的異常音凸顯出來,操作人員只需戴上 Model-8116 所配備的專用頭戴式耳機 (Model-8112H  Calibrated Headphone),即可清晰地聽出喇叭有無異常音產生,耳機的音量也可任意調整,完全不需將喇叭靠近操作人員的耳朵,甚至可以遠離喇叭! 完全不會傷害操作人員的聽力,對操作人員而言絕對是一大福音!

這項 [凸顯喇叭異常音] 的特殊功能,是陽光公司累積數十年經驗所研發出來的,不但是目前他牌類似的產品所不能及,也可說是目前絕無僅有的一大創舉!

(D) 在異常音掃描測試的過程中,Model-8116 會隨時偵測量測麥克風(Model-8110) 所拾取的訊號是否過大,若有,則會令受測喇叭間歇性地關閉聲音,以免因訊號過大所產生的失真現象,誤導了操作人員對異常音的判定。

(E) Model-8116 的面板操作相當容易,LCD 顯示窗都會有簡單明瞭的提示,操作人員只需記住簡單的操作原則,則無論是要測試,或是 測試條件 之設定,都可輕易上手。

(F) Model-8116 符合 IEC 60268-5  24.1.2.1 測異常音(失真)之國際標準,該標準的原文如下:The range of frequencies shall be covered by means of gliding tones, because a step-by-step method may caus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be missed.

意思就是:掃頻範圍內須用 〝平滑掃描〞的正弦波,因為 〝跳點式〞的正弦波可能失去重要的訊息 (例如:測不到有異常音)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产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