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近期的一次调查显示,关于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57.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应该“提升产品质量”,但能够将质量理念传递到供应商、合作方,协调一致开展质量活动的企业,仅占调查总数的1/4。一个无可否认的现实是,众多企业高层领导主动深入参与质量改进工作的少,小型企业高层管理者重视并主动参与的程度则更低。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品牌的认知不会看你说什么,而要看你是什么”,江东彬说,锻造“金字招牌”,最基础或者说最核心的问题,是提升产品质量,抛开质量谈品牌,口号再响亮,都是无本之木。提升产品质量,靠的是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主要包括标准化和计量等。
所谓标准化,指的是企业按照确定的技术指标进行生产,以此保证产品品质稳定。目前,我市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仅占6.75%,而上海的这一数值为95%;有了标准,企业能否准确采纳,靠的是生产各个环节的精准度,即计量。目前我市最高计量基标准数量不到上海的60%,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量值溯源计量标准、计量检测技术与校准方法等还存在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