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机子挖土豆,30个人捡都跟不上”
“养鸡5000只、猪600头、羊400只,种植粮食作物600亩。养殖和种植间能够实现大循环,全靠的是饲草粉碎机、搅拌机、青贮机、谷子联合收割机、洋芋收获机等这些‘铁疙瘩’的帮助。”宝塔区南泥湾养鸡场塞江南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史应东高兴地告诉记者。前年,史应东雇人种了10亩谷子,每亩赔了500元。去年他使用了农机作业后,实现精量播种、中耕、培土、除草、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每亩生产成本由900元降低到550元,产量增加了30%,每亩谷子净赚800元。
史应东感慨地说:“农机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去年秋季收土豆的时候,洋芋收获机在前面作业,30个工人在后面捡拾都跟不上。”
提到农机具的便利,宜川县交里乡养牛大户曹胜利也深有感触,他说:“我养了50头牛,每天饲料就需要300斤,以前没有农机具,50亩玉米需要5个人10天才能收割完,现在用上联合收割机,50亩玉米雇一台机子1天就收完了,不仅省时省工,还能节省5000多元的雇人费用。”
宝塔区农机中心主任高春茹告诉记者,像洋芋收获机、玉米联合收割机这样提质增效的农机具还有很多,农机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民的投入成本,真正实现了让农民尊严劳动、体面就业,助力农业走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