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今年7岁半,在香港大埔上传统小学整整一年了。今天派发了成绩表,他全年成绩是年级第32名,在一年级的167个孩子中尚算不错(此前每次的考试成绩分别是60名、23名、23名,曾经得到过班级第三名,今天拿回操行优异、品学兼优奖状奖牌等)。可是只有我自己和身边的孩子妈妈们,才知道这样的成绩,在香港意味着什么;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在香港传统教育的紧箍咒下,我们得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在裹挟向前的滚滚洪流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是的,香港小一,相比内地小一,有着更严苛的标准、更多元的考量、更深的学习内容,我赞赏这个教育体制中的某些方面,却也被它某些附带而来的弊端无情绑架。
掐指算来,孩子从深圳转来香港上学已经两年多了。为了让他在语言敏感期的时候浸入式地学好英语,我给他上了两年的国际学校;同期,为了他能适应和学习本地文化、获得充分的身份认同,我还给他上过一年的半天制(3小时)传统幼稚园(K2);如今上小学一年,他“品性沉实、励志笃学”(校方在成绩单上的评语)、虽不够成熟大胆但人缘良好、喜欢老师和学校,曾经在睡前母子夜话时候由衷地说:“为什么上小学比上挪威国际学校还开心啊?”
我该庆幸,这是一个未曾被磨灭学习兴趣的孩子:他正常、健康,有着与年龄相衬的天真与幼稚(与身边众多成熟的孩子相比,显得很晚熟),没有被提前灌输太多的二手知识,也没有被沉重的课外兴趣班剥夺了生活的快乐。而他有幸被派到的学校,也是在香港大埔来说数一数二口碑、校风和升学率不错的学校。一切都看起来很好!可是在学习、分数、名次以及发展上,香港小一,这一年却给我来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冲击波。